编者按:长江谷文明,荆楚新门户。荆门拥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更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当下,全市聚焦建设运动休闲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大力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事业。今年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就文体旅相关话题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文旅行业代表等,他们分别在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加强体育设施综合利用、办好重点赛事节会活动、做优旅游服务、推动农文旅融合等方面提出想法建议,为促进文化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编者按:长江谷文明,荆楚新门户。荆门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更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当下,全市聚焦建设运动休闲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全力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事业。今年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就文体旅相关话题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文旅行业代表等,他们分别在打造特色旅游服务产品、加强体育设施综合利用、办好重点赛事节会活动、做优旅游服务、推动农文旅融合等方面提出想法建议,为促进文化体育旅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当前,荆门正聚焦建设运动休闲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积极构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要强化‘一盘棋’意识,构建大旅游格局;要树立错位发展的理念,打造一批特色产品;要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提升旅游吸引力。”张飞认为,去年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从省级层面提出了要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富民强省产业,旅游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围绕我市旅游发展中的产品供给、旅游要素配套、服务保障水平等方面,张飞表示,一方面,可在市域内“一轴、两带、三极”格局的基础上,积极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别是依托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共享旅游资源,推动与随州旅游的协同发展、联动发展,构建大旅游格局。另一方面,应结合本地山水资源优势、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休闲运动品牌、特色乡村建设等,加大市场主体的培育和招引力度,开发和提升一批特色旅游服务产品,培育一批“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此外,还要加快打通荆门北部片区旅游大环线,加快推进荆门至随州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提升旅游目的地通达性,打造荆门北部片区的“百里画廊”。尽快制定出台支持旅游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的政策意见,鼓励支持旅游服务企业提质发展,加快现有旅游项目建设,解决好游客吃住行等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钱场镇立足资源禀赋、要素条件和发展基础,以项目建设、宣传推介为重点,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持续打造区域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罗善辉说。
加大农文旅融合力度。积极融入“城区南进”战略,全面拉通七宝山至空山洞旅游环线,将沿线蓝莓采摘园、京泉山庄垂钓采摘园、空山洞景区、吴岭水库观鸟等分散旅游景点串点成线。持续扶持壮大文旅产业。引进省文旅集团总投资5.5亿元建设奇宝山生态休闲度假区项目,打造集山地度假、文化体验、自然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全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争取项目资金1.2亿元,实施空山洞景区提档升级,引进国内顶级策划团队,对其重新规划设计,导入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应用声、光、电技术对空山洞1588米游线实行全程改造,打造一个集神仙文化主题、溶洞探险、多媒体数字体验于一体的旅游观光项目,建成独立的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和美誉度的国家AAAA级景区。
着力打造农文旅靓丽名片,加快“农家乐+采摘+观鸟+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停车场、餐饮、住宿等接待服务设施,积极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及特色民宿,丰富旅游融合新业态,实现旅游产业发展“蝶变”,带动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
下一步,钱场镇将坚持在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延伸农文旅产业链条,不断壮大旅游产业,擦亮乡村振兴“底色”,着力打造农文旅典范,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推动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文化主题酒店、特色节庆展会等提质升级,支持建设集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文化和旅游综合体。
荆门是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拥有丰富的休闲旅游、体育运动资源,漳河风景区、圣境山滑翔基地、京山网球特色小镇、大洪山森林越野等,集合了航空、跳伞、网球、狩猎、漂流、越野等不同类型的户外运动休闲项目。利用好荆门的优质运动休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推动公共文体设施升级势在必行。
“以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为例,汽车锂电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我们要努力打造运动休闲之都,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让优秀的人才,来到荆门、留在荆门、爱上荆门。”张子越说。
近年来,大金龙田园综合体立足于农业生产和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种养和循环农业,发展荆门特色风干食品,践行文旅融合、产品融合。张子越介绍,下一步将建设特色生态餐厅、主题民宿,推出荆门特色农副产品,继续办好特色采摘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全力打造集生态休闲度假、文化观光、乡村风情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市文化旅游工作取得成效、实现新突破。接下来,我们将聚焦建设运动休闲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以召开荆门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快推进顶层设计、项目建设、品牌创建及宣传营销等各项工作。”陈定萍说。
2023年,全市文旅工作在公共文化服务、文艺精品创作、文化遗产保护、文旅品牌创建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市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承办全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圆满举办第四届湖北省(荆门)荆州花鼓戏艺术节,东宝区成功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大型新创现代花鼓戏《老家》入选省文艺精品扶持项目,《一双布鞋》入选文旅部优秀剧目扶持计划。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屈家岭遗址发现我国迄今为止最早且明确的水利设施,入选2023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全市新增2家4A级景区,钟祥市荣获首批荆楚文旅名县,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举办滑翔伞定点世界杯总决赛、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等重大活动,荆门荣获“最佳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称号,运动休闲特色正日益彰显。接下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尽快出台《荆门旅游业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着力推动漳河环库运动休闲带建设,大力支持京山网球之乡、钟祥长寿之乡、沙洋垂钓休闲产业发展。重点举办好滑翔伞定点世界杯总决赛、环漳河自行车赛、第五届中国(京山)网球节等赛事节会活动,让运动休闲成为荆门文旅的鲜明标识。
“围绕荆门漳河环库公路,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将环漳河自行车赛常态化运营,打造成类似环青海湖等知名赛事,将环漳河自行车赛打造成荆门的一张靓丽名片。提高荆门知名度,增加荆门文旅收入。”李佩泽介绍。
他建议,由于目前文旅项目通常投入大,经营收入少,可以依托市、区平台公司在不影响环保政策的前提下围绕环库公路以点带面先发展一批文旅项目,深入剖析环线乡村,找到各自“最长的板”,对有限资源进行特点放大,差异化开展旅游类型开发,在保留乡村“乡土人情”的同时,优化消费环境,打造最美自驾路、最美骑行路、最美徒步线、最美红叶景等特色亮点,以此增加旅游流量,吸引更多客户群体,再通过打造特色民宿、特色采摘等庭院经济,将流量变为“留量”,让游客玩在荆门、住在荆门。
他认为,应该围绕荆门漳河环库公路,进行整体开发布局。由于环库公路全长65.44km,涉及跨行政区、乡镇、村庄较多,建议提升到市级层面,依托现有资源,整体开发利用,一个规划,一个声音,提高资源、资金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
“运动休闲是把健康的体育运动与浪漫的文化追求相结合,中心城区打造运动休闲之都,体育运动场馆和设施除满足人们体育运动需求基础之外,还须增加文化和旅游属性。”王贞说道。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将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项目发展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在建东宝圣境山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利用我市城区东宝山、象山山地资源,鼓励发展登山、徒步、露营等运动休闲项目;利用我市城区天鹅湖、凤凰湖水库等水域鼓励发展帆板等水上运动;利用城区建设中形成的“金边银角”“城市疤痕”因地制宜建设户外休闲场地。其次,要加强中心城区运动休闲综合体建设。利用城区现有闲置商业、公园等场地进行建设改造,或现有体育场馆进行提档升级,建设1—2个以体育运动为龙头,连带休闲娱乐、教育餐饮、保健购物等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全业态主题运动特色综合体。再次,要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使用,提高全动参与率,打造全动项目;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社会化、公益性,鼓励和发动群众参与。最后,还要以赛为媒,构建我市体育赛事体系,推动我市体育运动产业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注重体育和旅游、文化、科技、教育、农业等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大型体育场馆场地优势,在体育赛事之余多举办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此外,还需完善体育运动链条上的设备、养护、器具、培训等综合服务,大力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壮大,围绕产业和项目引进专业俱乐部、商贸企业等,完善产业链,鼓励优化体育供给,促进体育消费,向游客提供完善丰富的运动旅游体验。
“荆门有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遗址、禹王庙、纪山楚国古墓群、三国古战场……特别是荆门城区的象山景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莱子隐居于此,‘心学’开山之祖、哲学家陆九渊在此设坛讲学。大德知州舒成龙在此疏浚龙泉,创办闻名江汉的龙泉书院。这里镌刻着黄庭坚、张垓的‘蒙泉’手迹,园林碑记、楹柱题额,清泉镜湖、楼宇台榭,都彰显着先哲的睿智……”刘军伦谈起荆门历史背景和文化,格外自豪。
刘军伦认为,荆门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虽然如此丰厚,却没有对外形成品牌,没有大力推广。城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第一张名片,只有大力推广,充分植入文化基因,凸显道家文化、孝文化、书院文化,将象山景区打造成全国有名的“道源圣地”,才可以与圣境山景区、漳河风景区完美融合衔接,形成荆门对外统一的文旅资源。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我们应当加强荆门城区历史背景和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设计建设龙泉公园和象山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把象山和九龙谷、圣境山环荆门城区的旅游线路贯通,沿线设计大型接待星级酒店、文旅产品集市,真正让外地游客进得来、玩得住,带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产业共赢。”刘军伦发表了文旅发展思路。
“我们将致力于提供更加便捷的一站式旅游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确保游客能够快速、方便地获取所需的旅游信息和产品。”范媛媛说。
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游客对旅游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如何扩大荆门旅游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呢?范媛媛认为,一方面要深入挖掘荆门本土文化特色资源,将文化、体育与旅游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等方式,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荆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土人情,提升荆门旅游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另一方面应持续加强与其他地区、景区的合作和交流,比如与周边地区开展联合营销、互送客源等活动,共同推动区域旅游的发展,以此扩大本土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她表示,荆门旅游集散中心将加大市场拓展和品牌推广的力度,借助线上和线下多种渠道加强对荆门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的宣传,同时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合作领域,为游客提供更便捷、丰富、优质的旅游服务体验。
统筹:钱华云 采写:董玉 易荣荣 吴兰艳 郭立 周小丹 图片(部分):邓欣慧
雷竞技登录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横山桥镇 |
备案号:苏ICP备15027314号-1 版权所有 © 2021 雷竞技登录 |
Designed by CZMANHAO.com !
|